当前位置:主页 > 学生发展 >
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?
发布日期:2018-11-22
 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?这是家长们必问的问题。很多家长天天和孩子的手机作战,家里冲突增加很多,孩子对手机的痴迷倒没有任何减少,多数家长都感到非常挫败。
 
  到底手机里有什么让孩子如此痴迷?主要三大类------孩子的社交圈、游戏、以及各类应用软件。
 
 
  
  这些能带给孩子什么?
了解朋友动态(哪怕是虚拟世界的朋友),展示自己生活状态(最好有人点赞,喃喃自语也行);
大型游戏联系四面八方,小型游戏自己消磨时光;
还有种种软件也吸引孩子们琢磨一阵。
 
  那么有没有人放下了手机呢?当然有。
 
  有个中学生,他立志上清华,她也不免会看看手机,也不免会忘了时间,所以她为自己做了个屏保“别解锁了,好好学习”,用来提醒自己,她今年被保送清华。我们这里的小同学纷纷仿效。但对其他其他孩子来说,并不是一个屏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  还有一个初二的小姑娘,一年后要去国外读书,她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,周一到周五把手机放在自己完全拿不到的地方,周六周日才能看到手机。当然她本身成绩和自制力都挺好,做出这个决定后就更积极,学习生活各项活动也更加有成效。
  还有一个男孩子,初中非常热衷于大型游戏,打游戏水准颇佳。高中突然发奋每天背120个单词,最初一周每天要背6小时,因为近义词反义词和例句都要背。我问他为何如此发奋?他说,为了GPA ,也为了雅思要过6.5。他假期还是打游戏,专家建议他从纯玩转入游戏编程,他确实打算大学学习游戏专业。
 
  观察这些放下手机的孩子,他们有一些共同点:
 
1,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目标,尽管是在人生不同的时间段找到的。
2,他们知道实现这些目标,具体步骤是什么?每一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。
3,他们通过计算,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,所以做出了选择---远离手机,转回学业。
4,他们的每一步确实都取得成效,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 
  再看看那些放不下手机的孩子们,也有共同点:
 
1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觉得都没什么意思;
2,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做到?目标又大又远又渺茫;
3,高估自己,以为临时抱佛脚就行,平时图轻松。
4,为学习做出的事情总是没成效,还不如在手机中放松放松。
 
  很多孩子说过同样的话,学习很吃力,家庭氛围紧张,也没交到什么朋友,游戏中结识的人,可以互助,可以相互认可,可以为一个游戏中的共同目标奋斗,游戏中的朋友是自己唯一的温暖和安慰。关于社交网络,孩子们说过“可以随心吐槽,可以说话不负责任,可以从一个圈子转到另一个圈子,总之可以轻松的开心,而后果也没那么严重”,所以网络社交很吸引人。
  
  所以,如果有更加吸引人更加有价值的东西,可以替换手机,就可以放下手机;反之,光凭唠叨攻击,孩子们不会放下手机,只会更加痴迷。
 
  作为成年人,作为家长和老师,我们有不可推卸的任重道远的工作----
 
1,帮助孩子不断寻找目标;
2,和孩子一起细分目标,切分步骤,步步落实,还要不断改进;以确保不断获得小的成就。
3,在现实生活中帮孩子交到朋友,组织活动,满足青少年们对朋友、对协作、对成就的渴望。
4,教会孩子一些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。
  
  这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都费心费力费时间。此外,总是有人问我,这些不是孩子应该自己做到的吗?
 
如果你从来没有教过孩子这些,他自己做到了,我觉得你运气真真是极好的!
如果目前孩子没有做到,我们不教,你指望谁来教呢?
如果家长觉得自己不会教,那么送到我们纽特教育机构来,我们来教。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每周都有,但是如果要生成学习的源动力,需要不间断的学习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,那时会有一个不同的孩子--充满勇气和行动力,遇到困难,可以自己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。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老师,这是我们的目标。也是我们无数次做过的事。
 
  同时,家长也需要不间断的学习。孩子们生活在家庭、学校、社会三大系统中,目前我们能改善的,只有家庭系统。所以,为了真实的效果,我们为家长提供常年免费课程。
  
  如果一个孩子遇到“艰难时段”,作为成年人,作为家长老师,我们必须出手,出手帮他向上,而不是直接“干掉他”。耐心、韧性、方法、效果,一个都不能少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早恋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

主页    |     学校简介    |     校园动态    |     学生发展    |     学科建设    |     招生快讯    |     名师风采    |     学校风景    |